NF-κB信號的組成性激活在結直腸癌(CRC)的發生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。然而,NF-κB信號通路過度激活的潛在機制在很大程度上尚不清楚。circPLCE1編碼的一種新蛋白circPLCE1-411被鑒定為NF-κB激活的關鍵蛋白。機制上,circPLCE1-411通過直接結合HSP90α/RPS3復合物促進RPS3從復合物中分離,促進了關鍵NF-κB調節因子RPS3的泛素依賴性降解,從而減少了CRC細胞中NF-κB核轉位。在功能上,circPLCE1抑制CRC細胞中的腫瘤增殖和轉移,以及患者來源的異種移植瘤和原位異種移植瘤模型。臨床上,circPLCE1在CRC組織中下調,并與晚期臨床階段和低生存率相關。本文于2021年8月發表在Molecular Cancer(IF=27.401)期刊上。
技術路線
結果:
1)CRC中circPLCE1的特征及臨床意義
為了識別CRC中差異表達的circRNA,我們使用正常的人類腸道上皮細胞系和CRC細胞系進行了總RNA測序。我們確定研究對象為circPLCE1 (hsa_circ_0019223,命名為circPLCE1)。我們分析了85對CRC樣本中的circPLCE1表達,證實了88.2%(75/85)的CRC患者中circPLCE1表達下調(圖1A和B)。進一步分析顯示,circPLCE1在晚期臨床期或T期患者中表達下調(圖1C和D)。使用qRT-PCR分析circPLCE1在正常人腸上皮細胞株和CRC細胞株中的表達水平差異,得到了相似的結果(圖1E)。circPLCE1由PLCE1外顯子2反向剪接而成。通過Sanger測序證實了circPLCE1的反向拼接連接(圖1F)。PLCE1的環狀轉錄本只能通過擴增引物在cDNA中擴增(圖1G)。circPLCE1還能抵抗RNase R酶切(圖1G和H)。半衰期試驗進一步表明,circPLCE1比circPLCE1線性mRNA更穩定(圖1I)。通過核質量分離試驗和熒光原位雜交(FISH)檢測了circPLCE1的定位,結果顯示circPLCE1在CRC細胞的細胞質中富集(圖1J和K)。此外,circPLCE1在臨床晚期或T期患者中表達較低(圖1L)。Kaplan Meier曲線結果顯示,CRC患者circPLCE1表達較低與較差的生存率相關(圖1M)。這些數據驗證了circPLCE1的特征和臨床意義。
2)circPLCE1體外抑制CRC細胞增殖和遷移
為了闡明circPLCE1在CRC中的功能,我們構建了穩定過表達circPLCE1的CRC細胞系。circPLCE1過表達抑制了CRC細胞集落形成、球體形成和不依賴于錨定的生長(圖2A-C)。此外,我們在兩個患者來源的器官(PDOs)中過表達了circPLCE1,結果也表明,circPLCE1降低了PDOs的生長(圖2D)。過表達circPLCE1也抑制細胞遷移和侵襲(圖2E和F)。此外,circPLCE1敲低顯著促進了CRC細胞的生長、遷移和侵襲(圖2G-K)。綜上所述,circPLCE1在CRC細胞的增殖和遷移中發揮重要作用。
3)circPLCE1編碼一種新的蛋白circPLCE1–411
為了研究CRC中circPLCE1的詳細機制,我們首先使用編碼潛能評估工具分析了circPLCE1的編碼潛能,提示circPLCE1的蛋白編碼概率大于0.999。接下來,我們分析了circPLCE1的ORF。在circPLCE1中存在一個潛在的跨越連接ORF編碼一個411氨基酸蛋白(以下簡稱circPLCE1-411,圖3A)。通過雙熒光素酶分析驗證了驅動ORF翻譯的內部核糖體進入位點的活性(圖3B)。接下來,我們構建了flag標記的質粒以確定circPLCE1-411的存在。通過qRT-PCR檢測circPLCE1和線性PLCE1的表達(圖3C)。此外,我們發現PLCE1抗體在circPLCE1-411中具有相同的免疫原序列(圖3D)。Western blot結果顯示,在不影響PLCE1表達的情況下,PLCE1和flag抗體可在50 kDa左右檢測到circPLCE1-411 (圖3E)。此外,qRT-PCR和western blot檢測表明,circPLCE1或circPLCE1-411并不影響PLCE1的含量(圖3C和E)。為了鑒定該蛋白,我們用轉染了flag標記的circPLCE1載體的細胞裂解液進行免疫沉淀分析(圖3F和G)。結果證明circPLCE1編碼了這種新蛋白(圖3H)。為了探索circPLCE1-411的潛在臨床意義,我們通過western blot分析了CRC樣本和正常鄰近組織中circPLCE1-411的表達。結果顯示,circPLCE1-411在大多數CRC組織中下調(圖3I)。此外,circPLCE1-411表達與腫瘤的臨床分期和T分期呈負相關(圖3J和K)。
4)circPLCE1通過編碼circPLCE1-411抑制CRC細胞增殖和遷移
為了探索circPLCE1-411的生物學功能,我們進行了細胞實驗。結果表明,轉染circPLCE1或circPLCE1-411的CRC細胞可抑制集落形成、球的形成、不依賴于錨定的生長和PDOs生長。然而,用帶有起始密碼子突變體的circPLCE1載體(circPLCE1-ATGmut)轉染對CRC細胞增殖沒有影響(圖4A-H)。此外,細胞遷移和傷口愈合實驗也顯示,轉染circPLCE1或circPLCE1-411載體可抑制CRC細胞遷移和侵襲,而轉染circPLCE1-ATGmut對CRC細胞遷移沒有影響(圖4I-L)。這些數據表明,circPLCE1通過編碼circPLCE1-411而不是circPLCE1的circRNA形式來抑制CRC細胞的增殖和遷移。
5)circPLCE1 - 411與HSP90α/RPS3復合物結合,促進泛素依賴的RPS3降解,抑制NF - κB信號通路
根據前期研究和相關文獻我們推測circPLCE1-411可能與HSP90α/RPS3復合物結合,調控NF-κB信號通路,從而抑制CRC的進展。我們在HCT8和DLD1細胞中通過免疫沉淀鑒定了circPLCE1-411和HSP90α/RPS3復合物之間的相互作用(圖5A)。我們發現RPS3蛋白水平隨著circPLCE1-411表達的增加而顯著降低(圖5B,上)。然而,RPS3 mRNA水平的豐度并沒有隨著circPLCE1-411表達的增加而改變(圖5B,底部)。這提示circPLCE1-411可能通過轉錄后機制調控RPS3。經蛋白合成抑制劑環己亞胺CHX處理后,與對照組相比,HCT8和DLD1細胞中RPS3蛋白降解更快,circPLCE1-411表達增加(圖5C)。此蛋白酶體抑制劑MG132的作用減弱了circPLCE1-411對RPS3蛋白水平的影響(圖5D)。circPLCE1過表達的細胞中RPS3泛素化水平升高。相反,circPLCE1敲低后,RPS3的泛素化水平降低(圖5E)。接下來,我們用相同濃度的HA-HSP90α、HisRPS3和Myc-HSP70質粒轉染HEK293T細胞,但增加Flag-circPLCE1質粒的濃度用于后續的免疫沉淀實驗。結果表明,隨著circPLCE1-411表達量的增加,RPS3與HSP90α的互作性降低,而與HSP70的互作性增加(圖5F)。為了鑒定HSP90α與RPS3和circPLCE1-411相互作用的結構域,我們生成了HSP90α截斷突變體,發現RPS3和circPLCE1-411的相互作用依賴于HSP90α的N端(圖5G)。
由于RPS3是NF-κB的重要調控因子,我們進一步分析了circPLCE1對NF-κB信號通路的影響。Western blot結果顯示,過表達circPLCE1-411導致全細胞提取物中p-P65表達降低,細胞核中P65表達下調。正如預期的那樣,核P65的DNA結合活性也減弱了。相反,circPLCE1-411敲低則上調了全細胞提取物中p-P65的蛋白水平,增加了細胞核中P65的積累,增強了細胞核中P65的DNA結合活性(圖5H-I)。綜上所述,circPLCE1-411結合HSP90α的N端,促進RPS3與HSP90α/RPS3復合物的解離,導致RPS3的泛素依賴性降解,抑制NF-κB信號。
為了證實circPLCE1-411在體內的功能,我們建立了原位異種移植瘤模型,觀察腫瘤生長和肝轉移情況。我們的結果顯示,載體組和circPLCE-ATGmut組均出現80%(4/5)的結直腸腫瘤形成,60%(3/5)和40%(2/5)的肝轉移。在circPLCE1和circPLCE1-411組中,5只小鼠中有2只(40%)形成了腫瘤較小的原位腫瘤,未發現肝轉移(圖6A-C)。此外,我們分析了人HPRT mRNA在肝臟中的表達,證實circPLCE1-411誘導肝轉移瘤負荷顯著增加(圖6D)。為了進一步探索這些作用,我們應用了PDX模型來評估circPLCE1-411通過腫瘤內慢病毒注射的潛在療效。結果顯示,與載體和circPLCE-ATGmut慢病毒處理的腫瘤相比,circPLCE1或circPLCE1-411慢病毒處理的腫瘤導致腫瘤生長明顯放緩(圖6E和F)。此外,我們分離了PDX腫瘤,并通過H&E、ISH和IHC染色評估它們。并發現circPLCE1和circPLCE-ATGmut組的circPLCE1表達上調。circPLCE1或circPLCE1-411組中RPS3和p-P65的表達降低(圖6G和H)。綜合這些結果,我們確定了circPLCE1-411在體內CRC腫瘤生長和轉移中的關鍵作用。
結論:circPLCE1編碼的circPLCE1-411可與HSP90α/RPS3復合物結合,促進關鍵的NF-κB調控因子RPS3從復合物中解離,從而促進其泛素依賴性降解,最終導致NF-κB核易位減少。此外,circPLCE1表現出一種破壞NF-κB核易位的表觀遺傳機制,可作為一種新的、有前景的治療靶點和預后標志物。